一般而言,比賽的評分標準雖然會依對象、方式和主辦單位在配分上有所不同,但大致的評分標準可以分為三方面:
一、 |
內容(包括思想、組織結構、詞彙和修辭) |
二、 |
語言表達能力(包括韻、語調、發音及流暢度) |
三、 |
儀態(包括儀容、態度和表情) |
根據這三方面的要求和準備方式,以下筆者分別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I. 如何呈現吸引評審的內容
在內容方面,評審老師會希望聽到演講者所講的內容是有創意且有趣的,沒有用字、文法錯誤,或不妥的用詞(例如,Oh, my God、 Shit)。因此,筆者建議學生在拿到圖片時,要先做時間分配的規劃。首先,用5分鐘在心中整理思緒,例如:用wh問句(what, when, where, who, which, how, why)來幫忙構思。筆者以下圖為例幫助讀者瞭解及說明:
 |
(圖/潘莉敏提供) |
|
 |
▲構思架構圖 |
整理思緒後,接下來的10分鐘便可思考演講的內容。在構思時,建議將圖片上的內容及情節以第一人稱敘述。譬如,“When I went home yesterday...”或 “When I was an elementary student...”。以下表做詳細說明,方便讀者參考。
由於參賽者的圖片都是相同的,不見得能再多做發揮。因此,比較好的情況是學生要能說出「吸引人的開頭」,並且做出「精彩的結尾」,這樣,比較能讓評審印象深刻。所以,在整體的內容上,故事不能太平鋪直敘,必須要有個人的特色及戲劇性的結局,才能打動觀眾的心。若學生在時態的轉換上很熟練,可以鼓勵現在式或過去式都使用。但如果學生容易因為緊張而在時態轉換上出錯,則建議多使用「過去式」表達比較好。同時,在內容上要做縝密的思考──也就是說,讓故事的發生,在時間的順序上和空間上的安排是合理的,以便讓故事的情節流暢且合乎邏輯。至於描述圖片內容的方式,可先從時間的部分著手,然後再針對圖片中空間的部分,加以解釋。此外,也可就圖片中幾個比較重要的地方,特別地加以強調。當內容思考完畢,建議參賽者要留最後5分鐘,整理一下思緒,把整個故事內容默背二次,只要記住重點字彙或概念,不必逐字逐句死背,因為死記英文句子而不知變通,在臨場時容易因忘詞或一時緊張而腦筋一片空白。接著,就可以準備上台了。
II. 抑揚頓挫語調表現要注意
在語言表達能力方面,要使用戲劇化(dramatic)的語調,聲音要適當地起伏,才能引起聽眾的注意。譬如英文直述句和問句的語調不同,要能正確地表現出來;有時候適當地使用停頓(pause)可以製造出不同的演講效果。還有一些比較需要注意的發音,例如長短母音(ship / sheep)、 th或 m 放在字尾的發音等,都要特別小心。總而言之,演講者在演講時,最好能融入情境,就好像是在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要能發自內心,很自然地像是與朋友說話一般,將演說的內容表達出來,就是最理想的狀況了。
III. 大方端莊的儀態
在儀態方面,根據筆者的經驗,如果參賽者當天必須穿著便服參加比賽時,最好能在比賽前和指導老師討論比賽當天要穿著的服裝及髮型,當然是以合宜整齊,大方明亮為佳並適合自己的年齡層。上台時,適當的禮節是必要的。記得對評審鞠躬並微笑,要讓人看起來很有精神,而且很有自信。接著,可以用這樣的開頭:“Dear judges, ladies, and gentlemen: ”或 “Dear judges and my fellow students: ”。切記,在說明內容時,不要有玩手指頭,伸舌頭等小動作。隨著演講的內容起伏,臉上應該要有適當的表情,並且使用適當的手勢。記得,可以加分的手勢才要做,過多或太誇張的手勢都不妥。另外,要注意目光的接觸(eye contact)。看評審及觀眾時,眼神要稍微停一下,左邊和右邊的評審或觀眾都要看到,眼神不要閃爍不定。如果想要指著圖片講解時,身體的角度不要傾斜太多,記得要隨時面對觀眾,不要「背台」。還有,雙腳不見得要呆板的黏在講台上,必要的話可以適時地自然移動。如果提醒的鈴聲時間響起時,演講者應有心理準備,不要被鈴聲嚇到而忘了演講的內容,應當繼續說下去,並準備做結論,於時間快截止時準備下台。在下台時,可以鞠躬並很從容地說:“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Thank you for your time.”或是“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