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學生的英文閱讀能力應從小就開始培養,除了故事閱讀外,還可透過一些整合練習來奠定其閱讀技巧。由於市面上大多數的整合練習題目較為單調,學生易對於課堂活動感到乏味。在此文章中,將讓您更加了解閱讀的重要性及如何選擇教材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另外,筆者將分享許多實用且好玩的遊戲,使您的閱讀課程更加豐富喔!
培養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國內的英語教學近年來都著重在聽說的訓練上,因此,各家英語補習班都是首推會話課程,而閱讀能力都放在國小高年級或國中以後才開始培養。但學生在國小高年級時,課業已經相當繁重,此時才開始培養英語閱讀的習慣和技巧,往往讓學生備感壓力,程度不易墊高。
英語閱讀能力的重要性絕對不亞於聽說能力的培養,從國內外的各項英語檢測觀之,閱讀題的佔比相當大更可見其重要性。倘若課程規畫的閱讀引導成份又少,學生哪來的機會奠定閱讀的習慣?更遑論有充分的時間練習閱讀技巧。再者,另外,有朝一日學生到國外旅遊或就學,處處皆須要使用到閱讀技巧,小至看懂招牌、菜單、廣宣品,大至搜尋資料、整理文章重點及考試等,皆與閱讀有關。因此,閱讀習慣的培養及奠定學生閱讀技巧,更需老師們妥善的課程規劃。
如何選擇合適的閱讀教材
一般來說,閱讀教材的內容可分為以下兩大類:
文學類(Fiction):內容以杜撰為主,如:小說、童話故事、詩詞等。
非文學類 (Non-fiction):內容以事實陳述為主,如:食譜、科普、自傳等。
從上述的類別可見,閱讀內容涵蓋的範圍相當廣,當站在書店琳瑯滿目的精美讀本及閱讀教材的書架前,要選擇適合不同年齡層的教材,的確讓老師們傷透了腦筋。尤其要替國小階段的學生選書,老師們應該會發現教材不是太簡單就是太困難,接下來,筆者依過去選書的經驗,提供三大方向供讀者們參考,減少您在選書上花費的時間。
|
文章從簡單到複雜:任何一套優質的教材,單字的選擇及文章長短的規畫皆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兩者缺一不可。一套好的閱讀教材在文章單字的使用上都會謹慎選擇。建議老師字詞外,文章中其他延伸的字彙,亦可擴展學生額外的詞彙量(請參考 Enjoy Reading) 。從字彙量來看,以學過英語一至兩年的孩童來說,因為已具備一定的字彙量,所以,老師可從100字以內的文章讓孩子開始閱讀,進階至選擇約150字左右的文章。
|
|
審慎的語言結構:整體而言,兒童主教材的文法進程都是循序漸進的,但是,國外進口的英文閱讀教材就不一定如此,有時文法句構會超出學生原本的程度。因此在挑選時,若只注意主題的豐富性,而沒有細看文法及句構的規畫,反而會造成教學上的困擾。若能挑只注意主題的豐富性,而沒有細看文法及句構的規畫,反而會造成教學上的困擾。若能挑到一套適合學生程度的閱讀教材,不僅能夠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增加字彙量,更能透過所閱讀的文章,理解之前學過的句子、文法、標點符號及段落是如何使用。因此,如果老師能夠挑選到與主教材文法架構雷同的教材,更能讓整個英語學習有效的延伸。
|
|
主題的多元性及豐富度:閱讀內容最怕過於單調,除故事型態能有趣詼諧外,也要兼顧不同類型的文體,如食譜、常識、自然科學、健康等,不僅可增廣孩童的見聞,最重要的是與學生的生活相關,這樣才能對所讀的內容產生共鳴。藉由不同的閱讀體裁,讓孩童從中學習其寫作的句型架構,讓閱讀不僅只是「看文字」的單純動作,更為之後的寫作打好深厚的根基。
|
好的閱讀課程應具備的條件
一堂好的閱讀課程絕非只是將所需教授的文章或故事做單純的朗讀練習,從選材到課堂活動及課後練習,均需妥善規劃,給與學生足夠的語言資源。以下提供四項規畫閱讀課程時,應具備的基本條件作為參考:
|
選擇兼具「全真」及適合學生程度的閱讀題材:許多老師喜歡用所謂的「全真」題材,雖然可以看到語料如何實際在英語國家中使用。但是,有時候這些「全真」題材未必能發揮真正的效應,因為這與學習者的年齡及理解程度有相對的關係。因此,建議老師要挑選能被學生充分理解及應用的題材才能讓學習有意義。有些國內的出版社便會取材自英語系國家的閱讀內容,改編成適合國內孩童閱讀的題材,並視教育部編列的重點字彙在文章難易度上做調整,這樣的教材通常比較會兼具「全真」及適合國內學生閱讀使用。
|
|
整合運用 bottom-up 及 top-down 於活動中:閱讀課程一般會以 top-down 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文章,運用本身已有的知識從大方向來思考主題。但是也要從中奠定學生的基礎技能,如:單字的學習或文法結構的運用等。最好的方式是採用 InteractiveReading 的課程,它將 bottom-up 及 top-down 的方式做結合,課程中兼顧兩者,才能讓學生學習得更深更廣。
|
|
涵蓋 pre-reading、during-reading 和 after-reading 三個步驟:一個完整的閱讀課程應該要從讀前就開始規畫。例如:在正式上課前請孩子看標題、封面或相關圖案,猜猜看閱讀的內容為何。接著在閱讀過程中,可以進行更多的活動,讓孩子練習不同的閱讀技巧(請見下一點說明)。最後,當孩子讀完文章後,可讓孩子透過不同題型的練習,了解是否充分理解文章內容。
|
|
在課程中培養閱讀技巧:閱讀課程中常見的閱讀技能包含了字彙(Vocabulary)、句子結構 (Sentence structure)、文章流暢度(Develop reading fluency)、預測(Predict)、迅速找出大意(Skim for main ideas)、快速找到特殊重點(Scan forspecific information)、辨識文章先後順序(Recognize sequence of events)及定義各段落的主旨 (Identify main ideas within paragraphs)等。
|
遊戲活動分享
特殊重點(Scan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辨識文章先後順序(Recognize sequence of events)及定義各段落的主旨 (Identify main ideas within paragraphs)等。
◎ pre-reading
以下針對國小階段的閱讀課程做示範分享。(內容取自於Enjoy Reading 1. Unit 22: “Friends with Four Legs”)。
|
詢問學生有那些動物是四隻腳,而且能當朋友。(Do you have any friends with four legs? What are they?) |
|
詢問學生為何那些動物對他們而言很重要。(Why are they special to you?) |
|
如果學生擁有這個動物,會怎麼照顧牠?(How do you take care of the animal?) |
透過 pre-reading 的活動,讓孩童有機會將已知的知識運用於討論中,讓孩子不單只是被動的學習者,也能主動參與討論;同時老師也可以了解孩子知道那些主題單字並適時給予補充。
◎ during-reading
以下提供進行閱讀時如何訓練學生認識單字、理解句構和文章組織的方法。
字彙練習:找字高手(訓練scanning)
|
接著,請學生打開課本。老師說一個單字,請學生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該字並劃線。 |
句構/文章組織:文章重組(訓練recognize sequence of events)
|
先影印該篇文章數張,將文章根據段落剪下後,隨意疊好。 |
朗讀練習:看誰讀的多(訓練reading/speaking)
|
請各組代表猜拳,贏的先唸,每次唸一句。若猜拳贏的人,唸對該句,則可得一分。若贏的人唸錯,則換輸的一方唸。若兩方都有唸錯字,則換下一位學生進行遊戲。 |
在 during-reading 過程中,可以進行各類的活動,讓孩子多方面練習各種閱讀的技
巧。若課堂時數不夠,也請務必鼓勵孩子多加朗讀,培養其英語流暢度。
◎ after-reading
字彙練習:找出正確的單字(請參考Enjoy Reading 1, page 49 練習題A)
一般來說,大多數的閱讀教材都會設計課後的閱讀練習,但是,很多的練習都過於單調,如果每單元做的練習都相同,往往會讓學生覺得無聊缺乏挑戰性,因此,若提供較多元的活動,將可豐富學生所學。例如,字彙複習:可運用字謎、單字重組、填空、配對、選擇正確的字彙等活動,確認學生是否能夠充分運用文章中,所教授的重要字彙。整合練習:透過找出各段大意、辨識文章先後順序排列、True/False、問答題等,來了解學生是否已能運用閱讀技巧,找到答案外,亦可確認學生是否了解文章內容。
結語
閱讀課程是一個可以長期累積學生英語能力的重點課程,若老師們能在訓練閱讀技巧上多花點巧思,相信學生的能力將會有效且持續的提升。讓學生對英文閱讀不再感到頭痛,讓每個學生都能Enjoy Reading﹗
前言
學生的英文閱讀能力應從小就開始培養,除了故事閱讀外,還可透過一些整合練習來奠定其閱讀技巧。由於市面上大多數的整合練習題目較為單調,學生易對於課堂活動感到乏味。在此文章中,將讓您更加了解閱讀的重要性及如何選擇教材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另外,筆者將分享許多實用且好玩的遊戲,使您的閱讀課程更加豐富喔!
培養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國內的英語教學近年來都著重在聽說的訓練上,因此,各家英語補習班都是首推會話課程,而閱讀能力都放在國小高年級或國中以後才開始培養。但學生在國小高年級時,課業已經相當繁重,此時才開始培養英語閱讀的習慣和技巧,往往讓學生備感壓力,程度不易墊高。
英語閱讀能力的重要性絕對不亞於聽說能力的培養,從國內外的各項英語檢測觀之,閱讀題的佔比相當大更可見其重要性。倘若課程規畫的閱讀引導成份又少,學生哪來的機會奠定閱讀的習慣?更遑論有充分的時間練習閱讀技巧。再者,另外,有朝一日學生到國外旅遊或就學,處處皆須要使用到閱讀技巧,小至看懂招牌、菜單、廣宣品,大至搜尋資料、整理文章重點及考試等,皆與閱讀有關。因此,閱讀習慣的培養及奠定學生閱讀技巧,更需老師們妥善的課程規劃。
如何選擇合適的閱讀教材
一般來說,閱讀教材的內容可分為以下兩大類:
文學類(Fiction):內容以杜撰為主,如:小說、童話故事、詩詞等。
非文學類 (Non-fiction):內容以事實陳述為主,如:食譜、科普、自傳等。
從上述的類別可見,閱讀內容涵蓋的範圍相當廣,當站在書店琳瑯滿目的精美讀本及閱讀教材的書架前,要選擇適合不同年齡層的教材,的確讓老師們傷透了腦筋。尤其要替國小階段的學生選書,老師們應該會發現教材不是太簡單就是太困難,接下來,筆者依過去選書的經驗,提供三大方向供讀者們參考,減少您在選書上花費的時間。
|
文章從簡單到複雜:任何一套優質的教材,單字的選擇及文章長短的規畫皆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兩者缺一不可。一套好的閱讀教材在文章單字的使用上都會謹慎選擇。建議老師字詞外,文章中其他延伸的字彙,亦可擴展學生額外的詞彙量(請參考 Enjoy Reading) 。從字彙量來看,以學過英語一至兩年的孩童來說,因為已具備一定的字彙量,所以,老師可從100字以內的文章讓孩子開始閱讀,進階至選擇約150字左右的文章。
|
|
審慎的語言結構:整體而言,兒童主教材的文法進程都是循序漸進的,但是,國外進口的英文閱讀教材就不一定如此,有時文法句構會超出學生原本的程度。因此在挑選時,若只注意主題的豐富性,而沒有細看文法及句構的規畫,反而會造成教學上的困擾。若能挑只注意主題的豐富性,而沒有細看文法及句構的規畫,反而會造成教學上的困擾。若能挑到一套適合學生程度的閱讀教材,不僅能夠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增加字彙量,更能透過所閱讀的文章,理解之前學過的句子、文法、標點符號及段落是如何使用。因此,如果老師能夠挑選到與主教材文法架構雷同的教材,更能讓整個英語學習有效的延伸。
|
|
主題的多元性及豐富度:閱讀內容最怕過於單調,除故事型態能有趣詼諧外,也要兼顧不同類型的文體,如食譜、常識、自然科學、健康等,不僅可增廣孩童的見聞,最重要的是與學生的生活相關,這樣才能對所讀的內容產生共鳴。藉由不同的閱讀體裁,讓孩童從中學習其寫作的句型架構,讓閱讀不僅只是「看文字」的單純動作,更為之後的寫作打好深厚的根基。
|
好的閱讀課程應具備的條件
一堂好的閱讀課程絕非只是將所需教授的文章或故事做單純的朗讀練習,從選材到課堂活動及課後練習,均需妥善規劃,給與學生足夠的語言資源。以下提供四項規畫閱讀課程時,應具備的基本條件作為參考:
|
選擇兼具「全真」及適合學生程度的閱讀題材:許多老師喜歡用所謂的「全真」題材,雖然可以看到語料如何實際在英語國家中使用。但是,有時候這些「全真」題材未必能發揮真正的效應,因為這與學習者的年齡及理解程度有相對的關係。因此,建議老師要挑選能被學生充分理解及應用的題材才能讓學習有意義。有些國內的出版社便會取材自英語系國家的閱讀內容,改編成適合國內孩童閱讀的題材,並視教育部編列的重點字彙在文章難易度上做調整,這樣的教材通常比較會兼具「全真」及適合國內學生閱讀使用。
|
|
整合運用 bottom-up 及 top-down 於活動中:閱讀課程一般會以 top-down 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文章,運用本身已有的知識從大方向來思考主題。但是也要從中奠定學生的基礎技能,如:單字的學習或文法結構的運用等。最好的方式是採用 InteractiveReading 的課程,它將 bottom-up 及 top-down 的方式做結合,課程中兼顧兩者,才能讓學生學習得更深更廣。
|
|
涵蓋 pre-reading、during-reading 和 after-reading 三個步驟:一個完整的閱讀課程應該要從讀前就開始規畫。例如:在正式上課前請孩子看標題、封面或相關圖案,猜猜看閱讀的內容為何。接著在閱讀過程中,可以進行更多的活動,讓孩子練習不同的閱讀技巧(請見下一點說明)。最後,當孩子讀完文章後,可讓孩子透過不同題型的練習,了解是否充分理解文章內容。
|
|
在課程中培養閱讀技巧:閱讀課程中常見的閱讀技能包含了字彙(Vocabulary)、句子結構 (Sentence structure)、文章流暢度(Develop reading fluency)、預測(Predict)、迅速找出大意(Skim for main ideas)、快速找到特殊重點(Scan forspecific information)、辨識文章先後順序(Recognize sequence of events)及定義各段落的主旨 (Identify main ideas within paragraphs)等。
|
遊戲活動分享
特殊重點(Scan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辨識文章先後順序(Recognize sequence of events)及定義各段落的主旨 (Identify main ideas within paragraphs)等。
◎ pre-reading
以下針對國小階段的閱讀課程做示範分享。(內容取自於Enjoy Reading 1. Unit 22: “Friends with Four Legs”)。
|
詢問學生有那些動物是四隻腳,而且能當朋友。(Do you have any friends with four legs? What are they?) |
|
詢問學生為何那些動物對他們而言很重要。(Why are they special to you?) |
|
如果學生擁有這個動物,會怎麼照顧牠?(How do you take care of the animal?) |
透過 pre-reading 的活動,讓孩童有機會將已知的知識運用於討論中,讓孩子不單只是被動的學習者,也能主動參與討論;同時老師也可以了解孩子知道那些主題單字並適時給予補充。
◎ during-reading
以下提供進行閱讀時如何訓練學生認識單字、理解句構和文章組織的方法。
字彙練習:找字高手(訓練scanning)
|
接著,請學生打開課本。老師說一個單字,請學生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該字並劃線。 |
句構/文章組織:文章重組(訓練recognize sequence of events)
|
先影印該篇文章數張,將文章根據段落剪下後,隨意疊好。 |
朗讀練習:看誰讀的多(訓練reading/speaking)
|
請各組代表猜拳,贏的先唸,每次唸一句。若猜拳贏的人,唸對該句,則可得一分。若贏的人唸錯,則換輸的一方唸。若兩方都有唸錯字,則換下一位學生進行遊戲。 |
在 during-reading 過程中,可以進行各類的活動,讓孩子多方面練習各種閱讀的技
巧。若課堂時數不夠,也請務必鼓勵孩子多加朗讀,培養其英語流暢度。
◎ after-reading
字彙練習:找出正確的單字(請參考Enjoy Reading 1, page 49 練習題A)
一般來說,大多數的閱讀教材都會設計課後的閱讀練習,但是,很多的練習都過於單調,如果每單元做的練習都相同,往往會讓學生覺得無聊缺乏挑戰性,因此,若提供較多元的活動,將可豐富學生所學。例如,字彙複習:可運用字謎、單字重組、填空、配對、選擇正確的字彙等活動,確認學生是否能夠充分運用文章中,所教授的重要字彙。整合練習:透過找出各段大意、辨識文章先後順序排列、True/False、問答題等,來了解學生是否已能運用閱讀技巧,找到答案外,亦可確認學生是否了解文章內容。
結語
閱讀課程是一個可以長期累積學生英語能力的重點課程,若老師們能在訓練閱讀技巧上多花點巧思,相信學生的能力將會有效且持續的提升。讓學生對英文閱讀不再感到頭痛,讓每個學生都能Enjoy Reading﹗